【央广网】校园金融违规平台逐渐退出 行业发展迎来拐点

 

据经济之声《天下财经》报道,2016年的教育年度八大关键词中,“校园贷”上榜,直指平台良莠不齐和大学生信用教育的缺失。去年下半年起,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校园金融的监管和专项教育,违规平台正在逐渐退出。

大学生消费需求巨大 需要合规校园金融

教育部发布的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》显示:2015,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3700,全世界第一。融360在《2016年上半年大学生消费分期调查报告》中表示,2015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,预计这一市场还将保持每年4%--5%的增长率。业内人士认为,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真实存在,如果能够用规范的金融工具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,依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,合规的校园金融有存在的必要。

郭田勇说:“金融工具是这样,只要是有需求的地方就应该存在,学校里面有学生有贷款的现实需求,有一部分需求并不是无效需求,可以认为是合理的。”

校园金融监管见成效 违规平台逐渐退出

当前,校园借贷平台主要有两种类型:一种是“电商 金融”的方式,也就是阿里、京东、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;另一种是监管部门着力治理的违规高利贷平台。此前,由于发展过快,监管不健全,第二种不规范的平台进入,导致行业鱼龙混杂。

郭田勇说:“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,有些机构违规经营,市场走偏了,所以校园贷市场要正本清流,真正回到规范有序的状态。”

去年下半年以来,对校园贷的监管和专项教育成为两大方向。一方面,各地相继出台了校园贷的整改方案,行业得到清理;另一方面,高校通过开展校园贷专项教育,提高了大学生自警自醒意识,从源头上降低校园贷风险。郭田勇认为,目前来看,校园金融的风险已经见底。

郭田勇说:“我认为校园贷整体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一些不良的违规公司其实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,风险朝着可控的规范的方向走,下一步要继续规范,治理,包括未来的准入,具体的经营,放贷,征信方式,评价方式上,也应该有一些规范的标准。”

诚信建设 成校园金融发展拐点

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坦言,未来校园金融行业要发展,一是规范管理存量平台。

黄震说:“如果说是持牌的金融机构,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依规经营,如果不是持牌的P2P平台,要按照监管和风险整治的要求规范。”

二是要培育理性的借贷主体。黄震说,信用条件的提高和技术的完善,能让平台共享数据,更好的评估大学生的信用状况,让平台成为信用培育的起点。

黄震表示:“现在,很多平台在线的数据,联网就能实现共享,通过技术条件是可以实现的。第二个从监管要求来说,信息披露和数据管理有监管要求的,比如北京市已经开发了基于P2P的产品登记系统;第三,从国家征信系统建设来说,很多平台都希望有共享的机制。无论从监管、企业还是技术条件来说,都可以支持实现校园贷平台的数据共享。”

日前,国务院办印发《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指出将全面加强校园诚信教育,建立健全18岁以上成年学生诚信档案。依托“信用中国”网站,依法向社会公开披露各级人民政府掌握的个人严重失信信息,推动形成市场性、社会性约束和惩戒。(记者陈蕾)